茉莉×徐唯辛 | 乌克兰战争自选题画诗十首
为一场残酷战争作画配诗,我们会不自觉地将他人的悲伤、愤怒和绝望带入自己的意识中,这就隐隐出现心理学上的“替代性创伤”。然而,只要俄国侵略者不退出乌克兰,只要乌克兰人民还在继续英勇抗战,我们仍会坚持关注。
日前,中国艺术家徐唯辛受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中心发表其作品《乌克兰·每一天》的幻灯片演讲和讨论。徐的作品也得到《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其作品与茉莉的诗共同刊登于《人文中国》2024年春季刊(总第五期)。
茉莉,原名莫莉花,湖南邵阳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进修班,曾任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现于瑞典某教育机构任职。作家,文学评论家,曾获得过纽约“万人杰文化新闻奖”。著作有《人权之旅》《山麓那边是西藏》《瑞典森林散步》等。
徐唯辛,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1985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前执行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美国UC伯克利历史系访问学者。美国新泽西肯恩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代表作有《馕房》《工棚》《矿工肖像系列》《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等。
【作者前言】:(截至2024年春),乌克兰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徐唯辛的《乌克兰·每一天》画作已达750幅。我的配画小诗也有250首了。为一场残酷战争作画配诗,我们会不自觉地将他人的悲伤、愤怒和绝望带入自己的意识中,这就隐隐出现心理学上的“替代性创伤”。然而,只要俄国侵略者不退出乌克兰,只要乌克兰人民还在继续英勇抗战,我们仍会坚持关注。
诗配画204
天空成了乌克兰孩子噩梦的舞台,
导弹咆哮给他们心头留下恐怖阴影。
600多天过去,基辅机场如梦初醒,
蓝天舒展,波音的羽翼穿越云层。
挥动手臂,孩子愿与飞机一起腾空。
有防卫神盾,天空一片美妙幻境。
泽连斯基称之为胜利的预兆,
重新开放天空,让孩子们窥探星辰。
诗配画207
战火烧过的树林留下残枝断干,
白雪覆盖的废墟诉说沧桑磨难。
巴赫穆特,最为无情的血腥战场,
寒风中,乌克兰的国旗猎猎作响。
一棵耀眼的圣诞树傲然而立,
云杉象征生命延续、对困境的抵抗。
星星彩灯和饰品,上帝使者的赠予,
沉寂荒凉中,一树生机焕发的景象。
诗配画211
这位老太的眼神是一把锋利刀刃,
穿越岁月沧桑,刺破普京选举的虚妄。
嘴唇紧抿,表达她对战争狂的痛恨,
怒斥人民的奴性和不可救药的愚蠢。
因为正直,她无法温顺地走入晚年。
俄罗斯智者,言辞迸发出耀眼闪电。
洞察专制本质,深感本民族的耻辱,
她是俄国仅存的批判力量,令人敬仰。
诗配画218
失散的星星颤抖在冰凉的暗夜,
孤独的战士潜伏在寂寞的荒原。
本国部队远去,他深陷围困。
如猎手般狙击,他与敌军周旋。
风儿吹过麦浪,掩盖他的足迹。
他在废墟弹草间寻觅生机一线。
脸上皱纹交织,苦难坚韧的见证。
阳光下,英雄带伤回到温暖家园。
诗配画221
黑海的鱼群水母记得莫斯科号沉没,
沉舰残骸油污水影,幽灵般的祭奠。
今日苍穹又雷鸣,火光四迸彩云散,
亚速海上昂贵的指挥机如风筝断线。
这不是友军交火,是俄罗斯的厄运。
海洋如蓝色墓地,掩埋侵略的残焰。
乌克兰的大地,生命在冬日里律动。
普京的野心,步步踏入黑暗的深渊。
诗配画222
一个优雅的螺旋,冰刀滑行冰面。
如梦如幻冰上舞池,他在尽情飞旋。
白衬衫上的血迹,被摧残的花瓣,
胸口含着苦痛,耳边是滴泪的琴弦。
一抹白色的流光,带血的衬衫飘扬,
凌厉如战场残酷,柔美如大地情牵。
静默沉思过后,观众掌声雷鸣。
他掩面悲泣,那是对乌克兰的眷恋。
诗配画227
他们曾是虚拟世界的游戏玩家,
屏幕上手指舞动,激战出神入化。
没想到俄国布下真实的战争陷阱。
驾战车迎敌,谢尔希和亚历山大。
俄军王牌坦克如猛兽张牙舞爪。
玩家用穿甲弹常规机炮快速制压。
早在虚构游戏里尝试了战略战术,
在实战的炮轰中,他们也是赢家。
诗配画238
穿过熟悉的庭院,他回到家园。
昔日壮汉已枯瘦干柴,脚步蹒跚。
普京的囚笼剥夺战俘基本人权,
没有人听到受刑者凄厉的呼喊。
妻子的手抚摸他枯萎的脸庞,
年幼的女儿拥抱他羸弱的肩膀。
那黑夜里呼啸的噩梦即将终结,
家乡亲切的气息,温暖了心房。
诗配画249
莫斯科天空的阴霾那一刻消散,
当这横幅举起,人们共同呐喊:
“乌克兰人是好人!”宣言铿锵。
悲伤的街道,顿时变成反战现场。
鲜花芬芳弥漫,人们泪水盈眶。
悼念死者,和平信念如清泉流淌。
简短宣言传达对乌克兰的友好尊重,
俄罗斯人不沉默,无畏才有希望。
诗配画250
无论多么荒凉,多么令人心碎,
多少死亡、鲜血和绝望的呼喊,
纪录片导演前去战地,亲临其境。
痛苦拍摄悲剧,奥斯卡的辉煌。
不仅导演,我们也吞下这个苦果,
看纪录片无情展示人类好战的疯狂。
发人深省的旁白描述围城的困厄,
也描述坚守者,慰藉心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