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仁喜,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研究委员
全社会共同欢乐的新罗“嘉俳”
赤山法华院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北部的赤山南麓。赤山法华院曾是新罗对大唐贸易和海上交流的中心,也是留唐新罗人的精神凝聚点。日本僧人圆仁在张保皋的帮助下,于839年6月7日至840年2月19日期间,在赤山法华院停留了约8个月。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描述了赤山法华院8月15日的节日。
“在赤山法华院,8月15日的节日里,人们在祭坛上陈设餺飩和饼食等食品。这个节日在其他国家尚不存在,只有新罗有。老僧们说:“新罗以前与渤海打仗,这一天取得胜利,定为节日。这一天演奏音乐,跳舞欢庆,长期传承,未曾中断。”人们陈设多种食物,唱歌跳舞,演奏管弦乐器,举行宴会,昼夜不停,三天后才结束。如今,赤山法华院因思念故国,将这一天定为节日。渤海被新罗讨伐后,仅有一千人逃往北方,之后又回来建立了原来的国家。现在称为渤海的国家就是那个国家。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赤山法华院的节日是众人共同享受的盛大节日。这个节日持续了三天,人们昼夜不停地跳舞唱歌,玩乐。还有他们吃餺飩和饼食。饼食是一种用面粉做成的食物,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餺飩到底是什么。有的学者称其为面条,有的称其为面片。我猜它是一种饺子状的年糕,类似于今天韩国人在秋夕吃的松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节日是“其他国家没有,只有新罗才有的风俗”。法华院的老僧们表示,8月15日的节日是继承了新罗的风俗。在新罗,这个节日被称为“嘉俳”(가배)。“嘉俳”相当于今天韩国语“한가위(HANGAWI)”中的“가위(GAWI)”,意为“秋季之半”,即“中秋”的韩语表述。
在嘉俳期间,新罗宫廷会举办宴会,官员们进行射箭比赛,国王会赏赐马匹和布帛。夫人们将头发盘起,用丝绸和珠宝装饰。在公主的主持下,她们进行纺织比赛,唱《会蘇曲》或《秋夕曲》等歌曲。从关于处容的故事可以看出,普通人也通宵达旦地娱乐欢庆,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庆典时,人们伴随管弦乐器跳舞唱歌,这种情景可以通过新罗陶俑来推测。
中国中秋节的起源是新罗?
1996年,中国学者熊飞提出,通过引用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秋节起源于新罗。然而,2000年,杨琳否定了新罗起源说。他认为:“唐代已经有了中秋节,唐朝在文化上处于优势地位,不可能引进新罗这样的小国的节日。”2003年,刘德增再次主张新罗起源说:“唐代的中秋参与者很少,不能视为节日,而新罗的节日影响了喜好胡俗的唐朝人。”2008年,黄涛提出:“中秋节的起源是源自唐代赏月的习俗”,再次批判了新罗起源说。他还指出:“2005年,韩国端午节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给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敲响了警钟,对中韩中秋节起源的争论也应引起警觉。”中国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将中秋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8年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中秋节指定为法定公休日。
祭拜兔爷的中秋节
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唐代的中秋节并不是正式的节日。原因是:“唐代的中秋并非假日,文献记录也缺乏,只是部分上流社会的赏月习俗。”中秋成为正式节日是在北宋时期。北宋太宗时期,出现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的记录。中秋节被指定为节日,是在英宗时期,即1203年通过颁布《庆元条法事类》而实现的。宋代出现了名为“玩月羹”的节日食品,与现今中秋节的月饼不同。《东京梦华录》中介绍了开封人欢乐过中秋的情景。
到了明代,开始形成家人团聚、分享月饼的现代中秋节形式。民间传说中,中秋节分享月饼与反抗蒙古统治的历史有关。
“元朝统治者施行残酷的统治。当时十户人家共用一把刀,并派人监视,以防人们起义。百姓苦不堪言,决定利用中秋节起义。人们将密语写在纸上,放入月饼中互相传递。八月十五日晚上,鞭炮声响起,所有人一同起义,杀死了元朝统治者。不久,朱元璋领导的明朝军队击败了元朝。”
明代还盛行祭拜兔神的习俗。中国有“月中有白兔捣药,赐福于人”的传说。明代时,北京发生了严重的瘟疫,嫦娥派玉兔下凡为人治病。人们为了感谢玉兔,开始制作兔爷(兔兒爺)供奉祭拜。到了清代,祭拜兔爷的习俗更加盛行。
“每逢中秋,市场上有手艺的人用黄土捏成兔子[蟾兔]的形状出售,称为兔爷。有的穿戴官服,打着伞;有的穿着铠甲,插着大旗;有的骑着老虎;有的静静地坐着。大的约一米高,小的约三十厘米。”
清代杨柳青制作的木版画《桂序升平》(《桂序昇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画中描绘了孩子们祭拜兔爷的场景。最小的孩子在行礼,稍大的孩子们演奏乐器或帮忙行礼。兔爷被供奉在祭坛上,红色的耳朵,红色的嘴唇,穿着官服。兔爷面前堆放着巨大的月饼。
不一样的的月亮
秋夕开始于比中秋节更早的时期。但这并不能断定中秋节受到了新罗嘉俳的影响,因为两个节日的目的和内容差异太大。秋夕最重要的活动是用新收的谷物制作松饼,祭拜祖先。韩国南部地区还会向祖先奉献新收的稻米。此外,还举行了江江水越来、喂牛游戏、斗牛、斗鸡、乌龟游戏等多种庆祝丰收的活动。韩国的秋夕具有强烈的丰收礼仪性质,赏月只是附加的活动。
相比之下,中国中秋节的核心是祭拜月亮。月亮升起时,人们搭建祭坛,制作泥兔供奉在祭桌上,由孩子们祭拜。这些元素在韩国的秋夕中完全没有出现。节日食品也有明显区别,秋夕吃松饼,中秋节吃月饼。因此,目前来看,由于秋夕和中秋节在起源、内容、目的上存在本质差异,很难认为中秋节起源于新罗。
韩国的秋夕和中国的中秋节各自拥有不同的起源、目的和内容。因此,比起追究文化的起源,更有必要理解彼此的节日并共同享受。因为文化在交流时会变得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