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诗人、剧作家、《人文中国》主编陈渐离创作,法国译者巴斯卡拉·魏桂诺(Pascale Wei-Guinot)翻译的话剧剧本《审判寄生虫》,日前在法国享有盛名的国际戏剧机构安托万·维特斯之家(MAISON ANTOINE VITEZ [MAV])的支持下,获得法国文化部支持,列入该机构剧目,将在法国出版并搬上舞台。话剧改编自俄语诗人布罗茨基在1964年被苏联当局以“寄生虫”名义加以审判的一段史实。当时的布罗茨基只有22岁,写作并翻译了少量诗歌,然而这场卡夫卡式的审判,却让他在全世界声名大噪。该剧本将在下一期《人文中国》中文版刊登并分期连载。本网络渠道也将连载。欢迎关注。
剧本信息
原产国:中国
原名:《审判寄生虫》
创作时间:2016年
翻译时间:2024年
体裁:讽刺剧
结构:序幕一场,三幕正剧
布景:一个破旧的法庭,墙壁如同厕所般肮脏,观众区有三张长凳
角色数量:共12人
男性角色:8人
女性角色:4人
主要角色4人 + 次要角色4人 + 川剧丑角角色4人
预计时长:120分钟
首演信息:
时间:2017年1月5日
地点:北京蓬蒿剧场
剧本概要
1961年5月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关于加强打击逃避社会有用劳动并过着反社会和寄生生活的人员》。年轻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因此成为该政权的典型牺牲品,被以“社会寄生虫”的罪名审判,这一事件也成为文学史上最荒谬的审判之一。
陈渐离的剧本通过庭审场景交织着回忆与对未来的投射,再现了布罗茨基生活中重要的时刻及其诗歌世界。
译者笔记
巴斯卡拉·魏桂诺(Pascale Wei-Guinot):作为生活在与俄罗斯历史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国家的作家,中国诗人兼剧作家陈渐离怀着与布罗茨基相同的抗争精神,为戏剧创作了这一反极权的有力辩词。该剧是一首献给诗歌——这一“加速意识的工具”——、自由与生命的颂歌。在法庭上,诗人通过自己的诗作回应了荒谬的指控。
剧本的核心是四个角色:被告、法官、首席检察官和辩护律师。而在历史审判中出庭的证人并未在此剧中出现。为了支持他们的指控,法官和检察官竟讨论起诗人的缪斯、所谓“科学性的”精神病学以及犹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对布罗茨基而言,答案从不在生活之中,而在语言之中,只有诗歌才能表达存在的悲剧性。
安托万·维特斯之家
Maison Antoine Vitez (MAV) 是一个致力于戏剧翻译艺术“捍卫和阐释”的国际中心。汇集了希望共同努力促进戏剧翻译并发现世界剧目和当代戏剧创作的语言学家和戏剧从业者。1991 年成立时至 2010 年,蒙彼利埃市免费将其安置在靠近朗格多克-鲁西永国家戏剧中心的格拉蒙庄园 (Domaine de Grammont)。自成立以来,MAV一直受法国文化和传播部艺术创作总局的监管,以财政补贴确保其大部分运营。
该机构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安托万·维特斯,一位艺术家,伟大的导演和演员,也是一位伟大的俄语、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翻译家,他的座右铭是:一切都必须翻译。 “人类的所有文本构成了用无限不同的语言写成的单一伟大文本,一切都属于我们,一切都必须翻译。”